时代楷模评选活动
发布日期:2025-08-11
浏览量:
历史背景与时间节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着深刻变革,价值观念日益多元,部分领域出现道德失范现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凝聚精神力量,2014年,中央宣传部启动“时代楷模”评选活动。该活动作为全国重大典型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立足当代社会发展实践,聚焦在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广泛社会影响的先进个人和集体,通过树立标杆,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自启动以来,“时代楷模”评选活动持续开展,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
核心内容
“时代楷模”评选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旨在发掘和宣传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先进典型。评选对象涵盖各行各业,包括基层干部、科研工作者、教师、医生、军人、工人、农民等,既有个人也有集体。评选过程坚持群众路线,通过基层推荐、媒体宣传、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确保典型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公信力。
核心内容包括:宣传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展现他们爱国奉献、爱岗敬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高尚品德;通过新闻报道、文艺创作、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扩大典型影响力;组织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已有数百个个人和集体获得“时代楷模”称号,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标杆。
领导人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典型宣传工作,多次对“时代楷模”评选活动作出指示。他强调:“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这些论述为“时代楷模”评选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强调了先进典型在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重要文件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年):明确提出“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时代楷模”评选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
中央宣传部关于开展“时代楷模” 学习宣传活动的相关通知:指出“时代楷模”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或集体”,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其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强调“尊崇褒扬道德模范,形成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深化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学习宣传活动,持续推出各行各业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树立鲜明时代价值取向”。
道德意义
从道德意义角度来看,“时代楷模”评选活动构建了新时代的道德记忆体系。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如张桂梅扎根大山办学育人、黄大发带领群众修渠引水、祁发宝等戍边英雄誓死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成为可感知、可学习的道德记忆符号。
活动通过媒体宣传、主题展览、基层宣讲等方式,让时代楷模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能从中汲取道德养分。青少年通过学习楷模事迹,将爱国、敬业、奉献等道德品质融入成长记忆;成年人则以楷模为镜,反思自身行为,强化道德自觉。这种道德记忆的传递,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宝库,更让蕴含其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良好风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持久的道德动力,使新时代的道德记忆在代际传承中不断延续和升华。
上一篇 : 最美奋斗者评选活动
下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