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道德记忆理论
党的道德观
党德建设史
道德故事
党德记忆载体
党德视听志
学术研讨
实践活动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
搜索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5-08-08 浏览量: 

基本信息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是为纪念“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专题性历史博物馆。该馆始建于1991年,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于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它承载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使命,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

1951569427947659264.png

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以此为开端,日本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武装侵略,进而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无数同胞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国家和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屈辱与抗争的记忆,为了让后人铭记这一历史事件,深刻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建造“九・一八” 历史博物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经过多年的筹备与建设,博物馆最终得以建成,成为警示后人、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

1951569608667635712.png

建筑特征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主体建筑采用不规则的几何体组合而成,外观庄严肃穆,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馆前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18米的“残历碑”,碑体形似一本翻开的台历,上面清晰地刻着“1931年9月18日”和“九一八事变”等字样,碑身布满弹痕,象征着日军的侵略暴行。馆内的展厅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文献资料以及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过程、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历程。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合理,参观路线设计流畅,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厚重。

1951569788058017792.png

道德意义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建造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是保存和传承民族道德记忆的重要载体,将“九・一八”事变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气节、抗争精神等道德价值观念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博物馆的展陈,后人能够清晰地了解那段历史中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以及为了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进行的不屈抗争,从而铭记历史教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同时,博物馆也发挥着道德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它让人们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侵略战争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这种道德记忆的传递,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以史为鉴、珍惜和平的良好风尚,引导人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确保历史的道德记忆能够代代相传,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文章来源: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古田会议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