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道德记忆理论
党的道德观
党德建设史
道德故事
党德记忆载体
党德视听志
学术研讨
实践活动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
搜索

《英雄儿女》

发布日期:2025-08-12 浏览量: 

英雄儿女.jpg

影片《英雄儿女》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于1964年,导演武兆堤,编剧毛烽、武兆堤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作曲刘炽,主演田方、刘尚娴、郭振清等。影片于1964年12月通过国家电影局审查,1965年元旦全国公映。初版拷贝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一发行;1992年,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首次推出激光视盘;2009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实施4K数字化修复;2020年,中影集团出版4K蓝光典藏版,并附赠导演访谈与配乐总谱,现为国家电影档案馆藏一级文物。

影片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为背景,采用“战场—后援—团圆”三线交织结构。前线坑道内,志愿军某部通讯员王成在弹尽粮绝之际,手握爆破筒跃入敌群,留下“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震撼呐喊;师政委王文清在指挥所通过无线电目睹全过程,眼含热泪却仍冷静部署反击。后援线上,文工团员王芳冒敌机轰炸深入前沿,以一曲《英雄赞歌》鼓舞士气,歌声与炮火交织,构成“柔与刚”的视听对位。影片后半段,王成之妹王芳与养父王文清在胜利后相认,血与火中的离散终在五星红旗前团圆。导演运用纵深调度展现坑道狭窄与高地辽阔的对比,配乐《英雄赞歌》以女高音与管弦乐交织,既抒情又昂扬,使观众在泪水中感受胜利来之不易。

影片将“个体牺牲”与“集体胜利”熔为一炉:王成的呐喊不是孤勇,而是千万志愿军“保家卫国”的集体回声;王芳的歌声亦非独唱,而是亿万人民对英雄的深情礼赞。它昭示: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个人功名,而是把生命交给祖国、把胜利交给人民。每当“烽烟滚滚唱英雄”的旋律响起,便提醒我们:和平源于负重前行,尊严生于敢于牺牲。

文章来源: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地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