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师的见面礼
发布日期:2025-08-11
浏览量:
1949年5月27日拂晓,上海雨丝微冷。南京路、九江路、外滩等主干道上,市民推开家门,看见一排排解放军战士怀抱钢枪、和衣而卧,雨水顺着帽檐滴在青石板路上,却无一人进入近在咫尺的商店或民宅。这一场景后来被称为“十万大军睡大街”,成为中国共产党接管大城市时最具标志性的道德宣示。
时间回溯到5月12日,上海战役打响。中央军委提出“瓷器店里捉老鼠”的作战方针:既要歼灭守敌,又要保全城市,更要争取民心。总前委在江苏丹阳整训期间,颁布《入城守则》,核心只有一句话——“不住民房,不扰市民”。5月27日凌晨,第三野战军攻入市区。战斗结束,部队连夜划定宿营区:所有连排单位一律在马路两侧人行道就地休息。南京路先施公司门前,20军59师副师长戴克林检查完哨位,干脆躺下和战士挤在一起;外滩汇丰银行台阶上,炮兵连把炮衣当褥子,枪口朝外,背包当枕,一排排睡成直线。雨越下越大,战士们把身体缩进雨衣,仍拒绝附近居民递来的雨伞和热茶。5月27日6时,上海《大公报》记者拍下照片:南京路步行街,雨衣下的步枪整齐排列,脚边积水映出霓虹灯影。照片次日见报,标题《十万大军睡大街》。“睡大街”的三天里,上海未发生一起扰民事件。市民在街口摆开水缸、馒头,部队按价付钱。5月29日,上海市政府成立,陈毅在成立大会上宣布:“解放军纪律,就是上海最好的见面礼。”
70余年后,南京路步行街地砖间嵌有铜质铭牌:“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露宿。”灯光亮起时,字迹与当年战士的睡姿一样,安静而挺拔。
上一篇 : 没有了
下一篇:陈树湘——断肠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