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道德记忆理论
党的道德观
党德建设史
道德故事
党德记忆载体
党德视听志
学术研讨
实践活动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
搜索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发布日期:2025-08-03 浏览量: 

历史背景与时间节点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价值观念多元化、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的局面。为弘扬社会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央电视台于2002年发起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该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截至2024年已连续举办22届,成为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活动。评选活动通常在每年年初揭晓上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通过媒体宣传、公众参与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核心内容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旨在评选出在过去一年中,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突出贡献,或在平凡岗位上展现出高尚道德品质、引发社会广泛共鸣的个人或群体。评选过程主要包括推荐、评选、揭晓、宣传等环节:推荐阶段由各地、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推荐候选人;评选阶段由评选委员会结合公众投票等方式选出最终获奖人物;揭晓阶段通过央视颁奖典礼向全社会公布结果;宣传阶段则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获奖人物的事迹。核心内容聚焦于展现人物身上的爱国奉献、敬业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高尚品德,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领导人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多次对学习先进典型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不同场合,他强调要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这些论述为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等榜样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明确了通过榜样引领推动道德建设的方向。

重要文件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尊崇褒扬道德模范,关心关爱道德模范,建立健全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制度,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为包括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在内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强调要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正是践行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通过讲述模范人物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意义

从道德意义角度来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集中梳理与传承,构建了一个鲜活的道德记忆库。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都是一段具体的道德记忆,如雷锋式的奉献精神、王进喜式的奋斗精神等,通过评选活动被不断挖掘、放大并传递给社会大众,让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当代社会得以延续和弘扬。

活动通过电视直播、网络传播等现代媒介,让道德记忆突破时空限制,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和道德反思。人们在了解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时,会自觉将其与自身的道德认知进行对比,从而强化对真善美的追求,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同时,这些道德记忆的积累和传播,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共识,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文章来源: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