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教育
发布日期:2025-08-05
浏览量:
历史背景与时间节点
三讲教育于1998年11月正式启动,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为标志,活动持续至2000年底。这场教育分三批在全国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展开,针对改革开放后部分领导干部出现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敏锐性不强以及作风漂浮等突出问题,旨在通过集中学习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时间节点明确,覆盖了整个世纪末期,标志着党在转型期对自身建设的系统回应,体现了党中央对领导干部道德作风的高度重视。
启动背景源于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暴露的隐患,如功利主义和官僚主义蔓延,导致部分干部偏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中央审时度势,将教育定位为解决“建设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培养什么样的领导干部”的重大问题,强调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个时间框架确保了教育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从启动到结束历经两年多时间,覆盖了全国范围,为后续党内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展现了党在道德建设上的前瞻性。
核心内容
三讲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个方面,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掌握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克服“理论虚无主义”。讲学习强调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干部具备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讲政治的核心是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反对“政治淡漠症”,确保工作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讲正气要求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做到廉洁奉公、刚正不阿。
领导人论述
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时,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三讲教育奠定思想基础(出处:《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3页)。
1999 年 6 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讲政治,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讲正气,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明确三讲教育的核心要求。(出处:《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中央文件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明确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方法步骤,规定“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开门搞教育”。(出处:《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9-1130页。)
道德意义
三讲教育对党的道德建设意义深远,它强化了领导干部的“党性道德”意识,将政治素质与道德作风紧密结合,为新时期党内教育提供了“学习—剖析—整改”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创新了“开门搞教育”的群众参与机制,推动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成为后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借鉴。教育针对性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的道德失范问题,如功利主义和脱离群众,巩固了“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核心准则的实践基础。
影响扩展到制度层面,三讲教育不仅短期解决了作风问题,还长期影响了党的建设战略,如2012年全面从严治党延续了“讲政治、讲正气”的核心要求,强化制度约束。教育提升了整体干部素质,减少了官僚主义现象,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历史证明,这一实践为党在转型期提供了道德支撑,确保了社会主义方向不偏离,成为党内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上一篇 : 没有了
下一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