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道德记忆理论
党的道德观
党德建设史
道德故事
党德记忆载体
党德视听志
学术研讨
实践活动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
搜索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发布日期:2025-08-09 浏览量: 

基本信息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旧址占地面积约16440平方米,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的旧居,以及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等重要场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吸引着大量参观者前来学习瞻仰,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

1953282967465172992.png

历史背景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至西柏坡,这里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西柏坡期间,中国共产党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革命胜利和中央机关迁往北京,西柏坡的这些建筑成为珍贵的历史遗存。为保护这些革命旧址、传承西柏坡精神,当地对旧址进行了修缮和保护,使其原貌得以保存,并逐步对外开放,让后人能够铭记这段辉煌历史。

1953284732315049984.png

建筑特征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北方农村民居特色和时代印记。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以四合院或独立院落为主,屋顶覆盖小灰瓦,墙体采用夯土砌筑,部分建筑的外墙还保留着黄土的原色,朴素简洁。毛泽东旧居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院内有北房、东房、西房,北房为卧室和办公室,室内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桌上摆放着毛笔、砚台等物品,还原了当年毛泽东同志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原为一间大伙房,经过简单布置,摆放着长条木桌和凳子,墙上悬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简朴的环境却见证了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时刻。整体而言,这些建筑虽不宏伟,却处处体现着革命年代的艰苦朴素和务实作风,与周围的田园风光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景观。

1953285107558457344.png

道德意义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胜利前夕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地,承载着“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重要精神财富,以及实事求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等革命道德品质。这些旧址将那段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道德记忆,让后人在参观中直观感受革命先辈们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的清醒与坚定,以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同时,旧址发挥着强大的道德教化作用。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学习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平台,参观者通过目睹先辈们简朴的工作生活环境,聆听他们在西柏坡的奋斗故事,能够深刻理解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从而受到思想洗礼和道德熏陶。这种道德记忆的传递,有助于引导人们在新时代传承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革命道德精神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让西柏坡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文章来源: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