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道德记忆理论
党的道德观
党德建设史
道德故事
党德记忆载体
党德视听志
学术研讨
实践活动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
搜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发布日期:2025-08-05 浏览量: 

历史背景与时间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趋复杂,改革发展任务愈发艰巨。此时,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弱化等问题,与党的初心使命存在偏差。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调要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以此锤炼党员党性、凝聚奋进力量。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相关意见,正式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从2019年6月开始,至当年8月底基本结束,覆盖省部级领导机关和副省级城市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等;第二批从2019年9月开始,到2020年1月基本结束,涵盖市县两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基层组织等。这场教育活动紧扣时代需求,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实践。此次教育紧扣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的总要求,通过集中学习、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等环节,推动全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为后续党内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核心内容

其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四个聚焦”:一是聚焦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核心内容,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聚焦初心使命,强化宗旨意识,强调“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担使命”就是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通过开展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民生痛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三是聚焦问题整改,推进自我革命,要求党员干部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深入检视自身在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整改落实,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彰显党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鲜明品格。四是聚焦常态长效,巩固教育成果,在主题教育结束后,推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准则和工作动力,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领导人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他强调,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出处:求是网www.qstheory.cn)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主题教育的根本意义,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出处:新华网www.xinhuanet.com)

1952268266069368832.png

重要文件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意见》,明确了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安排和组织领导等内容。意见指出,主题教育要达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为整个教育活动划定了清晰框架。(出处:中国政府网www.gov.cn)

此外,《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成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提供了权威文本。

1952267623812374528.png

1952268874620936192.png

道德意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全党注入了深刻的道德记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通过无数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践,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场景,成为党员群体心中温暖而坚定的道德印记。每当提及初心,那些与群众促膝谈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画面便会浮现,让“人民至上”的道德准则愈发清晰。

主题教育中强调的“担当作为”,塑造了党员干部“勇担使命”的道德品格。在攻克脱贫攻坚难题、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等实践中,党员干部展现出的不畏艰难、挺身而出的姿态,成为“使命担当”的生动注脚,这种记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将个人价值融入时代使命之中。


文章来源: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