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道德记忆理论
党的道德观
党德建设史
道德故事
党德记忆载体
党德视听志
学术研讨
实践活动
原创作品
精品微课
经典影像
搜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

发布日期:2025-08-08 浏览量: 

基本信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分布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境内,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遗存,包括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八角楼毛泽东同志旧居、会师纪念馆等多处遗址遗迹,总面积达213.5平方公里。这些旧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习者前来参观缅怀,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1953286537103089664.png

历史背景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转向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在井冈山斗争的两年零四个月里,红军将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遗迹。这些旧址是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直接见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艰辛与奋斗。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传承井冈山精神,当地对旧址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保护,并建立了相关纪念设施,使这些旧址得以完整保存并向公众开放。

1953287052285255680.png

建筑特征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的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印记。建筑多为土木结构,以单层或两层为主,屋顶覆盖小青瓦,墙体采用夯土或砖石砌筑,部分建筑还保留着木质雕花木窗,体现了湘赣边界客家民居的典型风格。八角楼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因楼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而得名,室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便是当年毛泽东同志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煤油灯、砚台等物品原样保存,见证了毛泽东同志在此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重要著作的历史场景。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当年红军利用这里的地形优势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旧址上的炮台、战壕等遗迹仍清晰可见,展现出革命斗争的激烈与艰辛。整体而言,这些旧址朴素简陋,却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与井冈山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景观。spacer.gif

1953287166340964352.png

道德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革命道德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共产党人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这些旧址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道德记忆,让后人在参观过程中,直观感受革命先辈们在物质匮乏、敌人围剿的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革命理想的坚定追求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道德品质。

同时,旧址发挥着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沉浸式学习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场所,参观者通过亲眼目睹革命先辈生活和战斗的环境,聆听他们的事迹,能够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从而受到思想上的洗礼和道德上的熏陶。这种道德记忆的传递,有助于引导人们在新时代传承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心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将革命道德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和生活的动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让井冈山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


文章来源: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中共一大会址